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旅游美食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这么贵的水果你吃过吗

    信息发布者:海龙合作社
    2019-05-18 21:28:58   转载
    水果价格飞涨,比肉还贵!未来走势如何?国家统计局的回答是……农业技术服务咨询 今天

    “车厘子自由”后,近日“荔枝自由”又喜提热搜。其实,不光是车厘子、荔枝,近期水果市场“涨声一片”,引起了不少网友吐槽:“连水果也吃不起了”。







    水果比肉贵


    目前,水果价格有多贵?网友表示:“吃的时候心痛”。下面是各地网友的亲身经历,大家感受一下。


    桃子 20 元一斤,在海南也吃不起水果:





    油桃 15 元一斤,“味道还一般”:





    6 个小芒果 58 元,“真的吃不起”:





    四分之一个西瓜 17 元,“吃的时候心痛”:





    甚至连“朴实无华”的苹果也涨价了,“8 元一斤,你敢信?”“三个苹果都快三十几了”:







    从大家的反馈来看,最“厚道”的算是香蕉了:







    水果价格上涨,也引起媒体的关注。据报道,在农贸市场和超市,水果上的价格标签和水果商家们所说的证实了这样一点:最近的水果价格确实有点高。


    “最贵的是车厘子,达 50 元/斤,樱桃 35 元/斤,山竹 25 元/斤,最便宜的香蕉也要 5 元/斤。”在成都锦江区一家普通的农贸市场,一位水果商介绍,就算是最常见的苹果,也卖到了 11 元/斤,比去年这个时候的价格高出许多。而在这家水果的隔壁店内,车厘子的售价更是达到了 70 元/斤。商家们说,店里卖的都还是应季的水果,如果是反季的水果,价格更贵。





    在成都一家生鲜超市,1 斤的量,应季的枇杷需要 21.9 元、山竹 24.9 元、葡萄 29.9 元、荔枝 29.9 元、樱桃 29.9 元、车厘子 60 元……而 1 斤带皮猪五花肉的价格是 19.9 元。“水果比肉贵。”真实情况也正如网友吐槽的那样。


    供需、天气是主因


    那么,为什么水果的价格会这么贵呢?


    第一是供需

    比如,荔枝贵是因为目前还没到大量上市的季节。“不同的荔枝品种,有着不同的成熟季节。现在还处于荔枝刚上市阶段,市面上售卖的多是中早期品种,价格肯定贵一些。等过一段时间,多个品种荔枝都上市以后,价格就会降下来,不排除比去年还要便宜的可能。”广西钦州水果流通协会朱先洪说道。





    一些网友也表示,按照以往的情况来看,等过一段时间,荔枝大量上市,价格自然会降下来。


    第二是天气


    业内人士介绍称,去年受主产区大范围冻害影响,全国苹果减产 25% 左右,梨减产 20% 左右,导致商户库存量大幅下滑,拉高了苹果和梨的价格。除了产量减少外,进入 4 月份以来,天气迅速变热,导致水果的需求量陡增,价格自然居高不下。


    “由于去年春天天气状况不太好,低温天气持续时间较长,三四月份北方还经常刮风,使得花掉了不少,坐果率下降。凡是春天开花、秋天结果的水果基本都出现了减产,包括苹果、梨、猕猴桃、葡萄及一部分地区的柑橘等。受北方大风影响,苹果和梨减产幅度较大。现在梨、猕猴桃和苹果处于库存尾期,新果还没有上来,价格就会比较高。”新发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统计部经理刘通表示。


    鲜菜鲜果价格不会持续在高位

    专家:CPI 上行的空间有限


    水果价格上涨引起了大家对物价上涨的担忧。


    据国家统计局,4 月份的居民消费价格上涨 2.5%,涨幅比上个月上升了 0.2 个百分点。拉动 4 月份 CPI 涨幅上升的因素,除了猪肉之外,还有鲜菜、鲜果,这三类项目当月同比涨幅都超过了 10%,对整体 CPI 的影响程度大概是在 0.2~0.4 个百分点之间。


    图片来源:央视财经


    5 月 15 日,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表示,鲜菜、鲜果两个品种明显受到极端天气季节性因素的影响。这些季节性的短期冲击不具有持续性,鲜菜鲜果价格的上涨也同样不会持续在一个高位。从这些方面来看,食品价格是有平稳的基础的。



    图片来源:央视财经


   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,CPI 上行主要是受猪价等结构性因素推动,未来一到两个季度猪价和 CPI 或继续温和上行,但上行的空间有限。


    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姜超认为,整体看未来通胀走势依旧温和,预测全年 CPI 有望保持在 2~3% 左右的温和区间。


    中信证券指出,外部影响对经济总需求的冲击将逐渐显现,宏观政策托底经济的力度也将随之加大,但考虑到短期预期的变化将使得需求端承压,核心 CPI 难有明显起色,猪价上涨对 CPI 提升的效果有限。中信证券依旧维持 2 季度后两个月通胀将继续向上突破的观点,但超过 3% 的可能性下降,全年预计通胀水平约在 2.4%~2.5% 左右,相较去年,今年上涨属于温和水平,目前通胀预期或已有所削弱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